![]()
肿瘤的个体化治疗基因检测已在临床广泛应用,实现肿瘤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标准化和规范化,是一项意义重大的紧迫任务。本指南从诊断项目的科学性、医学实验室检测方法的准入、样本采集至检测报告发出的检测流程、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四个方面展开了相关论述,使临床医生能够了解所开展检测项目的临床目的、理解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及对治疗的作用;医学实验室为患者或临...
康泰基金会指出,约有2至3成的乳癌病友在5年内乳癌遭遇复发或转移,身心受到的打击甚於初次罹癌,癌友支持团体的陪伴让病友不再孤军奋战。
研究指出,使用乳癌的激素类治疗药物「芳香环转化 抑制剂」达五年可降低停经後妇女乳癌死亡率达四成。
日夜轮班,恐与癌症与慢性病风险增加相关。针对带有乳癌基因的动物试验发现,处於光线与昏暗时间不固定的动物,发生乳癌的时间更早,体重增加比较明显。
第一项「整合型研究」彙整涵盖三万名停经妇女的九项试验数据,发现和传统的内分泌治疗药物Tamoxifen相比,根据一种芳香!
大肠癌早期并无症状,定期接筛检是最可靠的方法,目前国民健康署补助50至未满75岁民众每2年1次粪便潜血筛检,但大肠癌发生年纪逐渐下降,北投健康管理医院副院长罗鸿源表示,已搜集相关数据与报告送往国内相关单位,希望把大肠癌筛检的补助年纪从50岁往下移到40~45岁。
研究报告指出,台湾90%肝癌患者都有B肝或C肝炎,其中,B型肝炎患者得肝癌的机率是一般人的一百倍。肝病防治学术基金会针对「食、医、注、性、预、乐」六大面调查国人肝病认知与态度,有近八成对於肝炎预防疫苗注射有错误观念、超过五成对於肝病的传染途径认知不足、近七成不了解完整的肝脏筛检项目,甚至超过八成以为运动可以预防肝病,错误的观念都将成为肝病防治的...
一项新的研究发现,与健康饮食,即蔬菜、水果、鱼类、全谷物、健康油脂相比,前列腺癌患者的饮食中如果主要是大量红肉和加工肉类、高脂乳制品、精制谷物(即西方饮食),其因前列腺癌所致的死亡率以及总体死亡率就会明显增加。这表明对心脏健康有益的饮食也许还能降低前列腺癌的死亡率。该研究发表在最近出版的《癌症预防研究》上。
北市卫生局昨(6)日公布103年北市十大死因,恶性肿瘤仍续居首位,慢性疾病占了7项,每100人中有66人死於慢性疾病,十大死因与102年相比仅排名顺序异动,自杀则连续7年退出十大。十大癌症死因仍以肺癌蝉联第一,大肠癌超越肝癌升至第2名。
乳癌是不少女性的梦魇。丹麦最新研究发现,就算乳乳癌筛检乳房X光检查结果是伪阳性,刚开始怀疑是癌症病变,後来证明不是,也会对身心造成巨大压力、对健康产生负面冲击。
曾几何时,就在不久前,吸烟是一种时髦。
电视、广告牌和杂志淹没在美化吸烟的广告中。音乐会和体育比赛是烟草业分发免费产品和名牌促销品的地方。 同时,所有人,从你的爸爸到你的医生,都在吸烟,而且是在所有地方——汽车里、电梯里、餐馆里、住宅里,甚至医院里。
太晚当父亲,可能影响小孩健康。美国一项研究发现,男性若三十五岁以後才有小孩,小孩成年後罹患血癌、免疫系统癌症的风险会比较高,特别是独生子、独生女,更容易有这样的现象。母亲生小孩年龄与这些癌症风险较没有明显关联。
今年5月15日是我国第22个防治碘缺乏病日。在国家卫生计生委5月11日召开的碘缺乏病防治媒体通气会上,专家指出,目前尚无科学证据表明甲状腺疾病,特别是甲状腺癌高发与食用碘盐有直接关系。另有证据表明,实施食盐加碘工作后,恶性甲状腺癌症发生率在下降。
|
Digg排行
本周热门内容
|